家和只需一点

2021-03-25

家庭的长久和睦只需做好一点,就是“孝”。社会讲的是公义,家庭讲的是情爱。俗话说,清官难断家务案,就是因为家以情为主,简单的讲道理永远无法使家庭和睦,没有爱的家庭终究要貌合神离。为什么真孝足以让家庭和睦呢。是因为:

一、孝能迸发最真挚的情感

家庭不和主要原因是爱在减少,情在淡漠。如果每个家庭成员的情商在降低,对他人的关爱在淡化,那么这个家庭只能是一个冰冷的组合。而孝是源于我们最自然,最纯真的情感。我们呱呱坠地,父母对我们的怜爱是最真实的,是发自内心甚至骨髓的。我们对父母的依赖和向往也是急迫和温暖的。这些情感都不需要他人来教导和学习,这是人类乃至动物都与生俱来的天然本性。我们只需珍惜这份情感,保护这份真爱,培养出我们本应有的那份情商,让我们的内心充满爱。而不是随着自己的长大,父母的老去,而渐渐遗失了当初那暖暖的爱的火苗,聚而代之是冷漠甚至是嫌弃,让我们距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,这也让我们逐渐丧失最美的人性。

二、孝能让家庭关系更和顺

能够真正理解孝,践行孝的人。他知道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财物上的供给,珍馐美味,而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真正的敬重,能够在他们孤独时陪着唠唠家常,在他们生气时给予劝解和抚慰,对他们的志趣给予最大的支持和满足,让他们精神愉悦,内心舒畅。对于他们一些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不是简单的指责和数落,而是能做到和颜悦色地劝导和解释。虽然有时父母当时不理解,做子女也不应抱怨,更不该乱发脾气,而是耐心地通过适当时机进行沟通。这样才算是做到了真孝,那么家中晚辈对长辈自会敬顺,长辈对晚辈也自会怜爱,家庭关系自会和美。

三、孝能让家庭更有包容

孝的家庭最能换位思考,最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,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感受和利益。老人会为子女操心,子女会为父母担心。具有这样情商的夫妻也会更多地去关心对方,当另一方闹情绪甚至发脾气时,也能认识到他(她)是疲劳或一时的想不通,通过温暖的关爱让对方重回和悦。正如俄国作著名作家列夫.托而斯泰所说的那样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”。其实幸福家庭相似之处是,遇到问题都能反观自身不足,多为对方着想。而不幸的家庭遇到问题只是盲目执着地指责对方的不是,都认为自己站在“真理”的最顶峰,毫无人情味可言。

四、孝能让彼此更有责任和担当

由于孝的家庭中老幼都能发自内心的呵护关爱对方,也让每个家庭成员更有责任和担当。家长为了孩子,可以说那颗心永远放不下,到老了还在一直在奔忙。儿女长多大在他们的眼中永远是孩子,“儿行千里母担忧”是这种情感最真实的体现。儿女为了能让父母生活的更好,也心甘情愿地付出和奔波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夫妻间会为对方的父母更多的付出和关爱。夫妻间也会更多地为对方去考虑,做好自身角色,不懈努力与奋斗,同时也自然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好丈夫(妻子、父亲、母亲、儿子、女儿),尽好责任,勇于担当而无怨无悔。

总之,孝是家庭和睦的灵丹妙药,他是家庭长久和谐的基石和源头。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或许给家庭带来一时的快乐,却很难做到持久的真情互爱。


分享